作为中国科技型央企的领军企业
作为中国科技型央企的领军企业

作为中国科技型央企的领军企业

作为中国科技型央企的领军企业

  12月3日,中国电信集团每年最重要的大会——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召开。

这是一个有趣的时间节点。2022年11月30日,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,AI新纪元从此时计。短短两年间,在AI浪潮的席卷下,全球科技领域都被注入新的活力与挑战。

在这个由AI推动的“瞬息宇宙”中,作为中国科技型央企的领军企业,今年5月中国电信宣布“All in AI”,在全球电信运营商中率先明确了未来的AI战略——当好中国AI时代的“出题人”“答题人”和“阅卷人”,这是勇气担当,也是实力彰显。

本次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,中国电信再次透露了网络、云及云网融合、AI、量子/安全等四大技术方向的底层突破,尤其是六大重点科技创新成果:“昆仑” 云网能力开放平台、“息壤”一体化智算平台、“星辰”大模型升级及应用、“星海”大数据升级及应用、天翼AI手机、“天衍”量子计算机升级及应用等。

《IT时报》记者发现,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,无论是中国电信总经理梁宝俊和各专业公司负责人的发言,还是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展出的最新内容,都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成果的商用化能力和产数能力的可复制性。

“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、产业体系配套完整优势,加快推动应用形成产业,用科技创新成果赋能工业转型升级、社会的高效治理、生活的智能便捷,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,把科技创新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”答案或许藏在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主题演讲中,他表示,产业创新已进入以规模应用推动发展的关键时期。中国电信要以规模应用为关键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

面对AI带来的不确定未来,大模型要与人性超级对齐,中国电信则探路科技创新和现实生产力的超级对齐。

本世纪以来,全球逐渐进入新一轮科技大爆炸周期,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元宇宙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……技术的更迭令人目不暇接,企业的兴衰也此起彼伏,但中国通信业的“老大哥”——中国电信,却踏准了每个节奏,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“双向奔赴”的大道上。

“到‘十四五’期末,基本建成国家、市场和客户认可、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型企业,基本实现云网自主可控,把网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”这是三年前“第十三届天翼智能生态高峰论坛”上,中国电信科技创新行动规划提出的第一个目标。

“中国电信紧抓时代发展机遇,始终践行云网融合理念,坚持‘网是基础、云为核心、智能化发展方向’,加快建设科技领军企业。”大会主论坛上,梁宝俊用一系列数字为中国电信“科技型”企业第一阶段目标做了注解: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.2%,研发人员规模突破40000人。

更多数字出现在中国电信的财报里。从2021年至2024年6月,三年半间中国电信研发费用合计为440.76亿元,顶尖人才研发人员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5.3%,自研清单成果同比增长40.4%,自研IT系统和业务平台占比达50.4%,同比提高9.5个百分点。2023年,中国电信自研创新成果对企业增量收入贡献达67%。

如今,“十四五”即将进入收官之年,“科技型”已经成为中国电信最瞩目的企业标签,累积多年的科技力量集中迸发,在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量子、卫星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:成功获批三个原创技术策源地、成功获批云计算创新联合体、两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……

不久前,国资委发布的《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(2023年版)》中,中国电信天翼云4.0算力分发网络平台“息壤”、超大规模高性能云基础底座等六项软件产品成功入选。

坚定打造科技型企业,走科技创新之路,也让中国电信收获了不菲的“转型红利”。数据显示,中国电信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幅达8.9%,远高于全球主流运营商约0.6%的平均水平。

从云改数转到打造“服务型、科技型、安全型”企业,中国电信用了近10年的时间,完成了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云网融合运营商的转型,尤其是天翼云的成功,为整个集团“超级对齐”铸造了坚实的创新底座。

在人工智能为未来绘制的“瞬息宇宙”中,天翼云的“Next Level”来得越来越快。

今年5月25日召开的云生态大会高峰论坛上,柯瑞文表示,天翼云作为国云框架已从基本成型到全面成型,“息壤”“云骁”“慧聚”三大平台的建成,标志着天翼云已经越过向智能云发展的拐点,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

如今,半年过去,天翼云进一步稳步夯实了智算云底座,从算力互联调度平台升级成为集算网调度、计算加速、模型训推于一体的智算服务平台,并实现了规模商用,显著降低了国产算力的大模型训推门槛。

算力方面,天翼云规划并建设全国“2+3+7+X”公共智算云池,在京津冀、长三角地区建设两大万卡智算集群,在280多个地市设立一城一池节点和1000多个边缘节点,自有智算总规模达到21 EFLOPS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位于上海的首个国产单池万卡液冷智算集群中,中国电信自研的万亿参数大模型——星辰正在加速训练,是国内少见的国产万卡万参大模型训练基地。

通过自研算力加速技术、AI训练框架和断点续训能力,训练效率提升50%,将模型训练恢复时间从小时级降为分钟级,训练稳定性大幅提升,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

同时,为了让国产算力更好用,天翼云专业团队提供模型适配和算子开发服务,提供全流程可视化的模型迁移适配工具链,并在多个项目中得到了验证。

比如,助力中航信推出“千穰”大模型,借助全栈适配工具链,模型适配从1个月缩短到3天,训练性能提升5倍,实现中航信30多个AI应用快速上云。

算网服务方面,天翼云建成了以“息壤”为核心的一体化智算服务能力体系,稳定提供超50家算力伙伴,接入算力达27EFLOPS,并为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苏州等18个城市构建了城市算力网。

自2022年国家“东数西算”战略启动以来,算力枢纽、算力调度平台、算网平台……在全国各地均有启动和建设,然而,截至目前,能够真正面向公众市场,直接实现异构、异网算力调度的平台,屈指可数。

“息壤”建构于2022年,并在当年成为国资委“央企十大超级工程”,如今更是国内少有、可商用的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,它具备算网调度、计算加速、训推一体能力,可以实现对智算、超算、通算等异构算力的跨地域、跨服务商统一调度,通过算力互联调度,促进算力均衡普惠。

在福州,天翼云助力福建高校打造算力联盟,以“息壤”为底座推出算力服务平台,全省共接入13个高校,平台就好像高校间的“算力超市”,每个学校将自有算力接入平台,一旦有冗余算力闲置,便可由其他高校购买,让算力资源高效运转起来。

天翼云训推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实现公有云国产化万卡训练的平台,可以为万亿参数级别大模型训练提供一体化方案。它将开发训练过程中的关键流程、复杂技术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抽取,构建了一个覆盖大模型开发训推全链路的智算服务平台,简化大模型从训练到部署的全流程,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,实现了大模型“拎包入住”。

比如,北京某医学研究所希望精调一个面向临床诊疗的辅助决策大模型,它只需在“息壤”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上选择数据集、模型和算力,便可以一键精调、评估和部署,通过天翼云的自研算子加速库,推理效率大幅上升了28%。

在今年9月举行的中国算力大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透露,算力应用项目已超过1.3万个,AI应用端公司将逐步进入AI技术兑现阶段。不久前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也表示,一个靠想法便可赚钱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
科技成果对齐产业“know-how”:既要“向下挖到根”,又要“向上捅破天”,自上而下的需求牵引与自下而上的技术推动上下对齐,以产业“know-how”为驱动,才能将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真正的现实生产力。

构建如此庞大的系统,绝非易事。无论是大模型“脱虚向实”,还是人工智能落地应用,走通“科技-产品-产业”循环的背后,不仅是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,还有对各行各业的深刻洞察,以及足够充沛的新型基础设施能力储备。

“科技型企业往往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集聚创新要素,具备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利条件,在打造科技型企业方面,中央企业承担着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展的双重使命。”今年10月,柯瑞文在《求是》发表的《加快打造科技型企业 推动建设科技强国》中如是说。

本次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,中国电信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——作为全面部署视觉、语音、语义、多模态能力的央企,升级发布业内首个基于知识万物布控的星辰视觉大模型TeleSearch 2.0,并依托这项大模型能力打造了视觉大模型平台。

如果说第一代AI视觉大模型是通过图像标注和语义的理解得出结论,那么TeleSearch 2.0 更像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,基于常识和某个行业的知识图谱,识别并理解复杂逻辑场景。

举个例子,给大模型挂载《道路交通安全法规》后,TeleSearch 2.0 平台可以自动理解这份文件,并通过对业务知识的学习,实现特定行为的判断识别。TeleSearch 2.0 首先基于挂载业务知识对交通规则含义进行理解,然后根据视频数据进行推理判断,就可以对“非机动车逆行”“占用应急车道”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开展识别和布控,它的泛化性和通用性都更强,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广度被大大提升。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视觉大模型平台实现了全程自动化的算法冷启动,快速数据标注,自动化训练评测、零代码推理等功能,整个过程均可由业务人员直接操作,能够大幅缩短算法生产周期。

如今,该视觉大模型平台已正式商用,生态伙伴可以基于这个平台面向各种场景构建算法服务,广泛应用在应急、安防等多领域,形成一系列标杆项目。

从Sora开始,文生视频“理解世界”的难点便在于如何形成时空和目标位置的一致性。中国电信视频生成大模型的“VAST(Video As Storyboard from Text)二阶段视频生成技术”,可以将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需求,自动转换为可精准勾勒包含视频构图、主体目标位置及人物姿态等关键信息的“故事板”(Storyboard),进而生成对应的视频内容,确保了主体和环境在不同片段中的形象一致性。

同时,VAST不仅要处理文本数据,还要从大量数据中理解世界常识,包括对物理规律的各种描述,从而在生成视频时,准确模拟物体的运动轨迹、光影变化等物理现象,让角色和目标物体的运动符合物理规律,并且精准控制视频中主体的复杂动作和交互式动作。

至此,中国电信的大模型已经涵盖语义、语音、文生图、文生视频等全栈能力,在广告传媒、短剧制作、文旅教育等行业有广泛应用前景。

据《IT时报》记者了解,如今AI生成的浪潮已经“席卷”整个短剧行业,AIGC改变影视剧制作行业的商业拐点即将到来,但很快会面临技术创新和高算力的困境,中国电信此时入局,通过强大的算力、算法全栈能力,构建全链生态体系,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商用规模化有着积极的意义。

数据的价值,来自融合。中国一年产生的数据超过32ZB,但这么多数据融合计算,关键要有可信安全的平台底座。中国电信依托国家大数据重点研发工程,自主研发数据智能中台,服务超过150家政府和企业客户,承接成都等多个国家级数据标注平台建设,数据要素平台服务6个省级、27个地市级数据局进行数据要素市场化拓展。

同时,中国电信将日均1.6PB的自有数据、金融/互联网等27个行业数据和33省市/15类公共数据,通过集中入湖、隐私互联、上链存证等方式,形成金融风控、时空洞察等100个数据集,并向生态合作伙伴开放。

比如,2021年11月发布的天翼视联网,用户规模已超1亿户,接入设备超7000万台,而这张网与数字中国、平安城市建设同步发展,对以往城市治理中小样本模型无法解决的痛点,有着清晰认知。如今,这些行业“know-how”都已成为TeleSearch 2.0的自有“知识”。

“产业创新进入以规模应用推动发展的关键时期,必须坚持应用导向,加快用起来,以用促建、以用促创,加快‘技术-产品-产业’的循环。”数字科技生态大会上,柯瑞文指出。

基于数十年政企市场的经验沉淀,中国电信在产业创新和规模应用的“左右对齐”阶段,始终有着独特优势。

2024年初,中国电信在集团工作会议上部署,升级原有的“四融”(融云、融AI、融安全、融平台)为“七融”,推动七大战新业务技术能力与中国电信基础业务全面深度融合,进一步将科技能力和电信原有业务“对齐”,加快产业规模推广。

从半年度财报可见,作为中国电信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737亿元,同比增长7.2%,占服务收入比达到30.0%。

柯瑞文透露,中国电信正推动数智化应用深度融入行业生产场景,重点打造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20个行业智能体,持续完善MaaS服务能力,为客户提供“算力+平台+数据+模型+应用”的一体化服务。

比如,在工业质检方面,星辰大模型具备通过文本检索缺陷图像的能力,在检测场景中准确度达到99.4%,已在深圳、汕头等地应用;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,星辰大模型为车主提供沉浸式、智能化的座舱体验,已在北汽、长安汽车等企业的新能源车型落地使用。在科研教育方面,打造“息壤-科研助手”,支撑教学辅助、实验研究等场景,已为清华大学、中山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一站式科研实训服务。

在数字化转向数智化的浪潮中,中国电信这艘巨舰正以科技为帆,以应用为舵,驶向未来。
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